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市政府办:党建引领大调研 打造红旗“参谋部”
按照市直机关党建“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工作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围绕参谋辅政工作职能,以抓调研破难题促发展为主旨,着力打造一支服务大局、服务决策、服务群众的红旗“参谋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大调研工作机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建立“领导精准点题、支部专班破题、党员干部解题”大调研工作机制。领导精准点题。成立由机关党委书记为组长,机关党委委员为副组长,各支部书记牵头的工作专班。每季度召开机关党委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聚焦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进行会商研判,确定课题项目和研究方向。支部专班破题。根据机关党委确定的调研课题,各支部依托党小组形成课题小组,每个课题由1名支部书记或机关党委委员担任课题指导专家,由1名支部委员或党小组长担任调研牵头人,若干名党小组党员参加,对交办的调研课题分析破题,形成调研报告。党员干部解题。实行“双随机”模式,各党支部在支部会上采取“时间随机、人员随机”的形式听取各专班调研情况汇报,确保调研人人参与。党员主动参与、支部竞技比拼的“大调研”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聚焦职能职责,全力服务发展大局。深促党建与业务融合,聚焦市政府抓经济社会发展和办公室“三服务”职责,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大局,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常态化组织开展4期专题调研,内容涵盖东坡文化示范区改造、中国中医药健康、大别山农产品物流通道、沿江铁水联运等25个方面开展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铁水联运等调研成果推动市委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工作。两潭片区开发纳入黄州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农产品物流大通道建设调研成果积极指导全市畅通三级物流体系。每季度经济形势调研分析,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推动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快于全省,全面进位。服务基层群众,推动惠民政策落地。坚持人民至上,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基层群众、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市政府领导反映,促进惠民政策出台实施和跟踪落实。如,组织研究出台工业、房地产、消费、文旅等15项配套政策,协调各级领导和部门为企业和项目解决问题2000余个,有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服务自身建设,培养提升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对在办文办会各环节开展全面体检自查,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其中,《2022年市政府办公室收发文情况分析报告》等报告推动制定领导调研流程和方案模板、紧急信息报送模板、政务值守问答模板等系列模板,并在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印发。《喜迎二十大,督查怎么干?之黄冈建议》有关建议被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采纳,政府办公室“三服务”工作水平在调研中不断提升,工作质效不断增强。
三、发挥党组织合力,打造优质成果。实行兵团作战,发挥整体联动。最大限度发挥支部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智慧力量,打破支部党员业务岗位职责限制,实行支部全覆盖,党员全参与,从综合科到行政科、老干科党员人人有课题,个个有任务。面临综合性调研课题时,支部之间开展对口协助。根据党员经历和专业特点,安排其他支部党员参与课题协助,做到发挥专长、人尽其才,统分结合,协同攻坚。党员下沉一线,强化调研实效。坚持走出机关,下沉一线,从基层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各支部党员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深入基层单位、企业、村(社区),坐下来与群众“拉家常”,俯下身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建议,了解情况加强研究支撑。组织专班党员赴襄阳、荆州、孝感等地学习农产品物流通道建设、铁水联运方面先进经验。2022年通过党建引领大调研活动,共提供高质量调研报告40余篇,其中10余篇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开展考核评审,强化正向激励。组织召开调研成果评审报告会,邀请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评审,由各支部选派党员代表以集中答辩形式,展示调研成果。对调研报告获得优秀等次的支部和党员干部在年终先进支部和个人评优中优先考虑。2022年报告评审会邀请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亚凌,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党员干部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