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典型示范

红旗党支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推进“三个融合” 淬炼“为民”品牌

信息来源: 时间:2023-07-31

  推进“三个融合” 淬炼“为民”品牌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第二党支部)

  二支部聚焦主责主业,突出人大特点,围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摆在更加突出地位,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努力在服务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中展现作为、创先争优。近年来,二支部党员个人荣获全国性奖励表彰1人、省级表彰9人、市级表彰2人。

   一、推进党建与机关工作深度融合,释放品牌效应。为进一步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支部深入挖掘三个结合点,建立了抓实学习强化思想教育、加强锻炼强化履职能力、完善考评强化作风建设的工作体系。一是结合党性锻炼,突出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会议第一议题、提能第一要务、创建第一标准。开设了全市人大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设讲台、摆擂台、搭舞台、建平台,创新人大干部学习培训机制,支部党员踊跃参加,传经验、谈体会、讲感受、说心得。二是结合党员管理,探索揭榜领衔助力成长。为助力机关年轻干部成长,实行了“揭榜领衔”工程。围绕立法、课题研究、代表工作、机关建设等重点工作,确定六个重点工作项目,采取公开“发榜”的形式,党员自愿报名与组织引导相结合,各项目组按照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支部7名党员领衔三个项目。三是结合创先争优,创新“四评”机制量化考核。为激发支部党员活力,提高人大工作质效,探索形成了“四评”工作机制,即干部评星、质效评估、工作评特、考核评优,入选全省人大系统“十大创新工作”。2022年从二支部评选出党员之星4名和履职之星2名,支部委室负责工作荣获全国普法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机关、《中国人大》杂志宣传发行工作二等奖等国家级荣誉。

  二、推进党建与服务基层深度融合,厚植品牌根基。服务基层是人大机关着力打造的党建品牌,支部找准结合点,深入开展“三大行动”,与基层同心同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开展代表联系行动,深入开展“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支部党员定向联系基层代表,走访联系代表20余人次,面对面征询代表意见建议30余条,确保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开展社区下沉行动,助力基层社区治理。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做到应下尽下、能下尽下。积极参与汉川社区和西湖社区疫情防控和创文志愿服务活动。号召辖区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调研了解掌握矛盾隐患,帮助化解矛盾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三是开展法治社区创建行动,提升基层法治水平。深入社区开展依法治理调研,帮助制定创建计划及工作方案。进西湖社区开展支部主题党日、红旗支部创建、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等活动,并形成常态长效机。把普法、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等工作做实做细,在化解矛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社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三、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升华品牌内涵。二支部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做好常委会履职服务保障工作,不断丰富和提升党建品牌内涵。在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方面,紧紧把握三个“对接”。一是对接主题党日,增强服务中心意识。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组织主题党日“四进”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驻点村、进联络站,把党员思想统一到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上来。二是对接重大课题,提升服务中心能力。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职能作用,主动牵头承担了乡村振兴、科技强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课题调研工作任务。支部党员围绕实体经济运行、国有企业监管、文旅融合发展等组织或参与专题调研30余次。三是对接重点任务,确保服务中心效果,把工作重点放在市委确定的重点任务上来,支部党员扎实服务推进产业招商、项目建设等工作。在推进落实中心工作过程中,支部党员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得到强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人大为民的庄严承诺。